
世尊涅盤時體姿表法的密意
【問】:
世尊入涅盤時,頭向北,足向南,背向東,面向西,右脇而臥,有什麼密意?
【答】:
佛教中有非常多這樣的說法,常常被認為是歷史故事,是世間相。像世尊在菩提樹下成就無上正覺、龍樹菩薩入得龍宮集結華嚴經帶到世間、龍樹菩薩打開南天鐵塔得到金剛薩埵賦予密法傳到世間等等,這些往往都被我們理解成故事,或者理解成這個世間曾經發生過的事情。實際上,這些都是對經典的語言、模式不瞭解造成的。
宗教經典總體上來講,都是在演說生命體驗的過程,都是指向生命解脫、無上正覺的。所以這些描述,如世尊在菩提樹下成就無上正覺、龍樹菩薩入得龍宮,都是和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相關的。
這裡也是一樣,有密法在裡面,世尊入涅盤為什麼頭向北?剛才我們在入法界五十三參行法的時候談到過,第五迴向位伐蘇蜜多女是住在城北的,在四智行法裡面,北方是成所作智成就的。同樣在密法裡講到胎藏院的時候,北方是地藏院。這些都代表如來地的一切法是在世間一切法中體現出來的。
當修行者到達世間一切法的普遍存在的層面上來成就的時候,就是到達如來地本體成就的階段。在第六迴向位,鞞瑟胝羅居士成就的就是不入涅槃解脫門。為什麼呢?他到達北方纔會這樣。世間一切法的普遍存在,在第七住位的時候,見一切法普遍存在,這一切法普遍存在是不生不滅的。
頭向北代表世尊在顯相上是有入涅盤,但實際世尊是不入涅盤的,是在一切法當中的。
足向南代表世尊成就無上正覺,要立足於南方那個因素。在華嚴經十住位《昇須彌山頂品》裡,天帝釋帶領大眾迎佛入妙勝殿。天帝釋在什麼地方?就是南方那個因素。天帝釋迎佛代表的是十住位成就,說的就是第七意識在我們成就無上正覺的時候那個核心作用。世尊成就無上正覺足向南,代表的也是這個,不能離開南方這個因素去成就無上正覺。
很多修行者認為我要把第七意識關閉,最後成就無上正覺。事實上第七意識是沒有辦法關閉的,但可以改變它的作用模式,將身見、邊見、我執轉成平等性智,而力量是不能關閉的。這是足向南。
背向東,東邊代表的是法性,種性生起的地方,所以世尊的一切法都是從東方生起的,這是背向東。從東方生起的,立足於南方,因人類種性裡那一個因素的參與,最終到北方,成就如來地一切法不生不滅。
面向西,修行者要想見佛,怎麼去見?就是要以西方這個因素去見。我們唸佛的人要到西方阿彌陀佛極樂世界,極樂世界在西方,西方是見佛,怎麼去見?要念阿彌陀佛。怎麼念?就是要在一切法當中成就無生忍和無生法忍。成就無生忍,是成就阿彌陀佛裡面「阿」那個因素。成就無生法忍,是成就阿彌陀佛名號裡面「彌陀」那個因素。四智行法裡,十住位成就無生忍,十地位成就無生法忍,總和在一起,叫做阿彌陀。這就是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,這是面向西。
從無生忍到無生法忍,都是見佛的過程。到無生法忍行法階段,生起一個念頭就是見佛。
然後說右脇而臥,右是代表順法的意思。在佛教有左旋模式,右旋模式。右旋模式代表順法,代表與生死法、與惡業、與煩惱相悖的那一法。從如來地的角度來講,一切法的存在本身就有這個力量。
一切法的存在包括生死、惡業、煩惱,這是一切法的存在,是站在如來地角度講的。而我們是站在人天眾生,要尋求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這個目標的角度來講,因此要把它們分開。
我們不需要生死法、惡業和煩惱法對我們的束縛和影響;我們要的是另外一邊,遠離生死的、遠離惡業的、遠離煩惱的那一個。把遠離生死那一法叫做右,用右來代表;親近生死、親近惡業的那一法,用左代表。這是經典言說的時候,「右」這個字講的就是這個道理,右代表順法,代表與清淨法相應的。
是不是隻有在佛教裡面有這特殊的說法,左法、右法,或者東南西北這種劃分呢?其實不是。如果我們熟悉其他宗教經典,讀到東南西北、講到右、講到法數,我們仔細去辨別它,都是同樣的道理。
宗教經典本身言說的,就是生命體驗和生命活動,並且宗教經典總體演說的,就是如何成就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。